从说说起

How to study English

博主tertio结合林语堂的英文学习法所做的有关英语学习的讨论整理。

林语堂《英文学习法》原文:备份一备份二备份三


汽车分割法

大家常常把英语学习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老师甚至都要分别找……把英语能力分解为“听说读写”,就好像拿锯子把汽车锯开为车头,车身,和车尾,你想想,有哪个造汽车的是分别造车头,车身,车尾,然后拼到一起的? ​​​​

听说读写是英语考试可能会考查的几个方面。考试的问题在于,它虽然是用来衡量水平的标尺,但你如果只用这个标尺来指导你的学习,反而会走上邪路。这就好比,数理化这些科目,一进学校就开始做考试模拟题,根本不学课本,你想想最后能学成啥样


从说说起

在听说读写这几个里要挑出一个最重要的,是“说”,“说”的地位不是重要一点点,而是其他几个的基础,也是练习的切入点,这个道理,稍后会陆续给大家讲清楚。

为了佐证这个说法,我特意摘选一段林语堂关于英语学习的文字:

3.口讲之重要  

在听讲写读中,口讲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初级的时候。这并非说我们学习英文的目标,只在能讲几句英语,实在因为方法上应当如此。自然能看不能讲,只可说是半身不遂的英语,但即使目的不在口讲的人,在学习之程序上,为求基础之稳固习惯之养成,进步之神速,文理之清顺,都得如此。这有几种理由。第一,口讲可多得练习,因为口讲是学习的最轻便的方法。如在班上,大家肯讲,每小时总可说十几名英语,对不对且不管,但已确多得练习机会无疑了。如教员令学生在家造句,每课最多交三句,已经有点困难。第二,文法对不对,全在习惯,造句总是慢慢推敲出来,养不成什么习惯。口讲之妙,在使学习的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吸收英文的句法,有一句话,不费心思,脱口而出,初有疑难,久而久之,自能顺口,到了顺口之时,英文句法已在不知不觉之间学来,比写作时算什么主格宾格,强似多多了。第三,口讲的话都是自自然然说出来,少有堆砌奇字,矫揉造作之弊,因为口讲应答之间,不容你矫揉造作。试将通常社论与名人演讲稿比较一下,就可显然看出这个分别。英文最重自然清顺,写英文必有这口讲为基础,写出来才读得下去,不然满纸都是字典上找来填上的奇语僻字,用上去一无是处。所以概括的讲,英文写作必须以口讲为基础。第四,文字之有音调,犹如人之有声容,许多诗歌散文抑扬顿挫之妙,都须朗诵才可体会出来。不会读好的人,总不会完全领略此中的妙处。所以口讲的练习,于将来文学之玩昧,也很有裨益。


听说、读写

这两张图分别展示了听说和读写的处理流程,注意一下做为核心枢纽的“动觉”,指的是发音动觉,必须要通过听说过程来训练。

对这两张图的解释如下,如果你现在看不懂,学习了课程有了切身体会之后自然会明白。

1 对听说过程的解释

左边是“说”,右边是“听”,我们用橙色箭头来标记出信息处理的流程。从左往右,顺着橙色箭头。首先是意义,也就是脑子里的想法,我们要说的内容。这个内容表达出来,就是动觉。动觉驱动发音器官的运动,产生了声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被对方听到之后,将声音转化为动觉,随后又将动觉通过理解转化为意义,从而了解对方要说的内容。这就是从说到听的全过程。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动觉在里面起到了关键的枢纽作用。在语音学习阶段,我们通过发音来练习动觉,随后将动觉用于匹配对方的发音。在语义练习阶段,我们又通过投射,将动觉和意义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正是因为动觉一方面和声音结合,另一方面和意义结合,我们才能够在声音和意义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2 对读写过程的解释

读和写,也是这样一个类似的流程。左边是写,右边是读。我们还是沿着整个流程看一下。首先也是从意义出发,然后表达为动觉,这部分是一样的。意义表达为动觉之后,就知道了对应的词汇,于是就可以把动觉转化为文字。当文字被人看到之后,读文字的人会将文字转化为动觉,有了动觉之后,由于动觉和意义联结在一起,于是就将动觉通过理解转化为了意义,从而理解了写下文字的人所要表达的想法。这里有两个过程,大家以前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一个是动觉转化为文字的过程,另一个是将文字转化为动觉的过程。


林语堂论学英语之第一条

口讲之重要,第一条:“口讲可多得练习,因为口讲是学习的最轻便的方法。如在班上,大家肯讲,每小时总可说十几名英语,对不对且不管,但已确多得练习机会无疑了。如教员令学生在家造句,每课最多交三句,已经有点困难。”

千万不要小这一条,看上去这条只不过是个练习时间问题,实则是个能不能学会的原则问题。我们的课程更是将这种练习方式发展为了随时随地的”双语输出式练习”,就是为了解决练习量和练习效果的问题。

1 跟身处英语环境的人相比,大多数学习者的练习时间少得可怜。如果说同样一个学习者在英语环境里一年时间就可以比较自如地运用,那没有英语环境的时候,这个时间也许要十年甚至不止,因为单单考虑练习时间,就有如此大的差距。

2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你想表达的那个瞬间,才是场景和上下文,以及表达动机都具备的时刻,想法是最新鲜的,是在场的。而换一个非实际运用的环境,你只能靠回忆,假装,这时候,想法已经不是新鲜的了,跟你本身所处的场景是不一致的。练习效果两相比较,也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条从练习时间比较可能是1比10,第二条从练习效果上比较,恐怕还有一个1比10,乘到一起就是1比100。你去英语环境里认真练1年得到的效果,在非英语环境里也许要100年吧,学不会当然不奇怪。


林语堂论学英语之第二条

口讲之重要,第二条:“第二,文法对不对,全在习惯,造句总是慢慢推敲出来,养不成什么习惯。口讲之妙,在使学习的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吸收英文的句法,有一句话,不费心思,脱口而出,初有疑难,久而久之,自能顺口,到了顺口之时,英文句法已在不知不觉之间学来,比写作时算什么主格宾格,强似多多了。”

这里的文法,就是指语法,如果语法学习不采用口讲的方式,而是在写作的时候进行,则因为有充分的时间,会掉进死板套用规则的大坑。

那么为什么口讲能学到真正的语法呢?林语堂说的是习惯,其实还没有完全讲透这个道理。在讲话的时候,是为了跟人交流的目的,脑子里有了要表达的想法,然后将这个想法表达出来。这种想法到表达的对应过程,才是运用和掌握语法的过程。

语法的背后是什么?是所要表达的想法。一类句子用同一种表达方式,同样的句子结构,是因为背后的想法也是类似的构造。这种练习一旦做多了,当你脑子里冒出一个想法的时候,你会很清楚这个想法的构造,然后很自然地用适合这个构造的句子来对应。

参考阅读:英语语法为什么这么难


林语堂论学英语之第三条

口讲之重要,第三条:“口讲的话都是自自然然说出来,少有堆砌奇字,矫揉造作之弊,因为口讲应答之间,不容你矫揉造作。试将通常社论与名人演讲稿比较一下,就可显然看出这个分别。英文最重自然清顺,写英文必有这口讲为基础,写出来才读得下去,不然满纸都是字典上找来填上的奇语僻字,用上去一无是处。所以概括的讲,英文写作必须以口讲为基础。”

这一条说的是口讲和写作的关系

1 写作是要以思维为基础的,没有口讲的训练,你会发现很难用英语来转化自己的思维,而只能是寻找一些记忆中的模板,然后套用规则,常见的是先把思维变成汉语,然后对应翻译为英语。这个过程,并不是母语者写作的过程,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的问题之一,就是林语堂所说的,满纸都是字典上找来填上的奇语僻字,用上去一无是处。

2 我以前曾经提到过,很多人追求所谓的“地道”英语,岂不知,很多”地道“讲法,只不过是一些区域性的俗语,部分人的口头禅,它的存在是需要很多上下文的。你要是没有口讲的基础,光顾着地道,不顾前因后果地往文章里用,结果可能就是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3 我们讲”听说读写“的关系,”读写“并不是核心的语言能力,”听说“才是。写作是一种输出,而这个输出其实是建立在语音输出的基础上的。只要口讲的基础好了,何愁写不出文章来。

联结”口讲“和”写作“的纽带,同时也是联结”听说“和”读写“的纽带,是”内语“,如果你不了解这个概念,想想你在看这个微博的时候,脑子里的默读,这个默读就是你的汉语内语,了解更多:内语-神奇的母语技能


林语堂论学英语之第四条

口讲之重要,第四条:”文字之有音调,犹如人之有声容,许多诗歌散文抑扬顿挫之妙,都须朗诵才可体会出来。不会读好的人,总不会完全领略此中的妙处。所以口讲的练习,于将来文学之玩昧,也很有裨益。“

这一条很容易被人忽视,也需要特别强调一下。大家不要忘了,任何语言,都是有语调节奏的,语调节奏中蕴含的信息非常丰富。即使是写作出来的文字,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它们独特的语调节奏。如何感受呢?这就必须以口讲练习为基础了。在练习发音的时候,语调节奏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听起来是否像”英语“,一大半其实是因为语调节奏的关系。有些人即使讲英语,不仔细听的时候,却像讲汉语,这说明语调节奏不过关。一旦语调节奏不过关,你就会忽略语调节奏里包含的语义信息。

林语堂这段话偏重于文学,这和他做为文学家的身份是有关的。

我则要特别指出,这不仅仅是文学赏析的需要,而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本功。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